为持续落实上级院关于开展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检察监督工作部署,六家来自不同地区与领域的单位携手合作,成功清理160余吨非法倾倒在秦长城点段附近的大理石,有力的维护了秦长城文化遗产风貌与周边生态环境。
一、跨区域协作,发现案件线索。大青山北麓固阳县与武川县紧紧相依,为落实呼包两市检察机关同城化发展协议精神,2024年5月13日固阳县检察院与武川县检察院签订了《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公益诉讼检察跨区域协作机制》,落实机制过程中,两地检察机关沿秦长城沿线联合实地走访发现在武川县二份子乡黄家村与固阳县银号镇陈家渠村交界处,秦长城保护界碑旁堆放大量大理石线索,经双方初步研判明确工作思路,2025年4月7日由固阳县检察院依法立案办理。
二、联合调查取证,还原问题全貌。两地检察机关运用多种手段联合调查取证。一方面武川县检察院邀请当地文旅部门运用奥维地图确定坐标点,明确倾倒大理石位置为秦长城控制地带范围。另一方面固阳县检察院邀请县自然资源局现场勘察比对,确认被占土地为固阳辖区耕地。2025年4月11日固阳县检察院向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责令违法占用耕地的单位或个人立即停止违法行为,对其占用土地恢复原状,守护秦长城文化遗产。
三、协同清理整改,恢复历史风貌。发出检察建议后,当地镇政府、文旅部门迅速开展协同清理整治工作,镇政府负责大理石及时清运,施工单位按照文物保护要求,小心翼翼开展清理作业,避免对秦长城造成损伤。文旅部门对秦长城周边的保护界碑进行维护,避免因界限不明而导致无意破坏和侵占,提醒公众该点段为国家重点保护单位。经过现场查看,镇政府执法部门当场责令占地单位立即停止违法行为,要求五天整改完毕。目前,160余吨大理石全部清理完毕,土地恢复原有状态,秦长城点段周边环境恢复整洁,文物风貌得到有效保护。
四、统筹推进促长效,辐射治理保资源。依托个案,固阳辖区镇政府联合文旅部门加强对秦长城沿线点段的日常巡查和监管,共计巡查21次,确保及时发现并处理非法占地破坏文物行为。同时,进一步完善耕地和文物保护长效机制,与自然资源局、林草局协作配合,共同巡查16次,形成工作合力,共同保护耕地和文物资源。通过巡查暂未发现违规行为线索。该案的办理,跨区域、跨部门统筹联动,筑牢了秦长城与周边土地保护屏障,也为日后开展工作提供了基层样本。
下一步,固阳县检察院与武川县检察院将以此案为契机,进一步完善跨区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加大对跨区域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等领域的监督力度,共同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